云南省商务接待职业学校融入社会需求工作能力评定
依据《在我国职业基础教育改革实施意见》、《高职业学校融入社会需求工作能力评定暂行规定》(国教督办函【2020】25号)等指示精神,重点围绕院校办校基本工作能力、技术专业发展能力、人才的培养工作能力、社会化服务工作能力等层面开展求真务实的自我评价,现将我院自我评价工作方案以下。
第一部分 院校基本情况
云南省商务接待职业学校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准许,国家教育部愿意办理备案,列入在我国方案内统一招收,具备单独授予在我国认可学历文凭资质的全日制一般高职业学校。学校由昆明市海源文化教育投资有限公司项目投资举行,坐落于昆明嵩明县杨春职业教育新城区,总投资9.三亿元,占地282亩,总建筑面积264678.91平米,院校教学研究及輔助用地做到 162760平米,行政部门办公房总面积为 37040平米,教学器材总价值2640.74万余元,图书18.六万册,电子书籍十万册, 订有“知网”高职院校期刊数据库、研学平台(精英团队版)等数据库查询,建了教学大楼、试验实训、在校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网络信息中心、田径运动场、篮球场地,教职员工公寓楼、学生公寓、饭堂、保健医室等规范化设备,为学员的学习培训与生活出示了确保。
院校目前医药学学校、交通出行旅游学院、经济发展经济学院、智能化自助式与信息学院、继续再教育学校五个二级学院和两台,即公共基础知识教务科和政治思想基础课课堂教学发展部。截至2020年8月,有三年制全日制高职专业31个,学员3065人,关键涉及到道路运输、金融管理方法、工程建筑智能化自助式、医疗卫生等九个专业大类。
学校重视学员综合实践课程和职业工作能力的塑造,完工了136个学校外见习实践产业基地、45个校园内实践活动产业基地、3479个校园内综合实践课程工十位数,紧密联系学校技术专业设定和人才的培养总体目标创立了继续再教育学校,2019-2020学年度,进行校园内学员学习培训9300人数。
院校坚持不懈社会主义社会办校方位,没忘记文化教育初衷,铭记教书育人重任,全方位落实党的教育政策,贯彻落实以德育人的基本方针,坚持不懈“自律意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管理模式,秉持“博修经营之道,弘德实干”的校风校训,营造“认真细致、标准、自我约束、勤奋”的学风和“善心、义务、服务项目、无私奉献”的师风及其“敬师、重道、太阳、开心”的校风。
院校在持续推动课程管理改革创新的另外,狠抓师德基本建设,扩张教师研修范畴,出示发展服务平台。2019年,院校喜获云南出色民办高校头衔;参与我省高校辅导员全国技能大赛喜获三等奖;
三人喜获云南民办学校优秀老师、三人全国各地基本建设类学校施工工艺比赛出色具体指导老师头衔。学员共喜获全国各地基本建设类学校施工工艺比赛20个荣誉奖,2018级学员共喜获健身培训比赛类53个荣誉奖。在2020年云南全国技能大赛中,9个新项目得到三等奖之上殊荣。
第二一部分 融入社会需求工作能力
一、基本上教学设施持续改进
院校以融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要求为总体目标,以服务项目区域发展以民为本,融入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产业结构调整升級,积极主动改进教学设施,推进文化教育教育改革,推动学员全面的发展,充分运用高等职业院校社会化服务职责,多方位提高社会化服务工作能力,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服务项目。
院校依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的规定,积极主动提升资金投入,改进教学设施,使院校教学设施得到充分保证。
(一)校园内试验实施产业基地不断发展趋势
办校至今,学校硬件配置基本建设与手机软件基本建设并驾齐驱,学校在取得成功基本建设医科院见习实践产业基地的基本上,再度项目投资基本建设了航空服务专业见习实践产业基地、财务会计手工制作综合性实训、经济发展经济学院会计技能竞赛模拟仿真试验实训平台、经济发展经济学院EPR沙盘模型实训、工程建筑与智能化自助式手机软件实训、汽修厂实训、“空客飞机A320”航空公司实践产业基地、高铁动车实践产业基地,学校再次推动和健全校园内硬件配置基本建设、国际性学术论坛管理中心及学生宿舍等设备的基本建设,使见习实践场所、自然环境、服务设施获得大大提高,对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具有了强有力的支撑点和确保功效。
(二)学校外实践活动产业基地逐渐扩张
学校各技术专业均创建了平稳的学校外实践产业基地,与昆明市衡泰人才资源信息内容有限责任公司、中华会计网校、昆明市至尊星耀(国际性)俱乐部队、浙江省一鸣公司食品类有限责任公司、大华会计师公司云南省分所、及其云南省60好几家医院门诊签署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书,基本上达到学员、专职业见习和顶岗实习的课堂教学必须,并吸收了一部分大学生就业。2018学年度学员学校外见习实践活动产业基地课时总产量938000人每日。
(三)办校经费预算较为充裕
院校办校行为主体为昆明市海源文化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归属于民办学校高等职业院校,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十分重视院校发展趋势,一期资金投入资产9.三亿元进行云南省商务接待职业学校一期智能化自助式基本建设,现可容下1.六万学员入读。学校提升财务计划操纵,依据学校发展趋势具体必须,科学安排资产开支,增加日常课堂教学经费预算资金投入,2019-2020学年度日常课堂教学经费支出达1026.17万余元,占到院校支出的23%,在见习实践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获得成效的基本上,学校再次资金投入资产开展教育改革、师资力量基本建设、机器设备增添、中小学图书等层面基本建设。重重困难,可是院校仍然不变初衷,持续提升院校理财规划,科学规范地开展财产项目投资,保证 各类办校经费预算一定量资金投入。
(四)教师队伍基本建设成效显著
院校一直坚持“优秀人才强校”的指导方针,以“专兼融合、校企合作相通、师德师风崇高、业务流程高超”的“双师型教师”课堂教学团队文化建设为关键,采用“塑造、引入、调节”的对策,提升教师职称、文凭、素养和“双师型教师”构造,勤奋基本建设一支具备当代教育意识、师德师风崇高、总数充裕、构造合理、素养优质、充满活力魅力、可以融入高职业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人才团队,为院校发展趋势出示强有力的师资力量确保。
院校有着一支由230名专职老师融合、平稳的师资力量精英团队,在其中,双师型教师172人,教师58人。中高级职称评审的老师占到31.4%(54人),具备硕士研究生本科以上学历的老师占21%(35人),教师人才占52.9%(91人)。但做为一所较为新的学校,教师队伍的基本建设工作中仍可能是将来一段阶段内的重点工作。
表1 老师构造表
(五)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大大提高
院校以众多学员客户为本,完工高品质信息化管理智慧校园。连接互联网技术出入口宽带网络为1024Mbps,课堂教学利用计算机1154台,在其中,高配电脑总数达319台。院校互联网网络交换机600个,数据储量达800 GB,网上课程内容数32门。该校在教学与管理中已逐渐应用智慧政务系统软件、电子器件教务管理系统、财产信息管理系统、文书互换系统软件,基本上产生数字化的课堂教学、管理方法、信息管理系统服务平台;完成了课堂教学、办公室地区wifi网络全覆盖;完成了书籍阅览、校园网购、上机操作网上、酒店住宿管理方法等校园一卡通;完成了该校在行政部门办公室、教务管理课堂教学、招生就业、孩子学习、教学水平等层面的数字化管理,完成了在在线课程教学管理系统、教育资源库系统软件、课堂教学试验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数据信息智能管理系统、校园门户系统软件、及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软件的数字化管理。
二、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技术专业与本地产业发展规划相符合
依据云南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质量技术性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院校坚持不懈以服务项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服务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性、以校企合作办学为服务平台,密切掌握地区是社会经济发展脉率,推动文化教育教育改革,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持续提高人才的培养品质和服务项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能力。院校位于滇中产业链新城区,紧邻杨春经济发展经开区,高铁动车、汽车站、机场紧邻院校,院校积极融入云南省本地产业园,与诸多公司进行校企合作深层协作,一同塑造技术性技能人才。
表2 学校31个专业类别表
(二)技术专业点学员遍布相对性有效
院校立足于云南省八大主导产业,实施规划技术专业构造,融合技术专业教育资源,以“大健康产业” 产业链为关键,达到领域公司发展对优秀人才的要求,积极主动机构高质量技术骨干专业建设与申请工作中,贯彻执行“1 X”资格证书试点,突显商务接待特点设定技术专业,现设立大专专业31个,在招技术专业14个,在其中七个院级关键基本建设技术专业,即网络技术、财务会计、医护、医药学危害技术性、基本建设智能化自助式管理方法、空中乘务专业、铁路货物运输乘务员。
现阶段院校各技术专业点学员关键遍布在网络技术、基本建设智能化自助式管理方法、财务会计、影像医学技术性、医护、铁路货物运输乘务员等服务业,技术专业点遍布相对性有效,这种技术专业的开发设计与提高,融入了有关产业链的发展趋势要求。
表3 技术专业点学员遍布表
(三)课程内容设立构造
院校的课程结构关键包含三个服务平台一个阶段,即公共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技术专业基本课程内容和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三个服务平台,一个阶段关键就是指学员的见习实践阶段,且每一个技术专业的见习实践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所占学时做到总学时的51%之上。
1.公共基础知识课程内容
学校依据党和在我国相关文档要求,将政治思想基础理论、中华民族出色中华传统文化、体育文化、军理与新生军训、在校大学生职业发展趋势与职业指导、心里健康文化教育等纳入公共基础知识必修课程;并将党史国史、 劳动教育、创业创新文化教育、金融应用文写作、信息科技、高数、公共性外国语、健康教育知识、 人文素质、科学知识、美育教育、会计职业素质等纳入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
2.技术专业基本课程内容
课程一般包含技术专业基本课程内容、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技术专业扩展课程内容,并包含相关理论性教学过程。
3.理论性教学过程
理论性教学过程关键包含试验、实践、见习、社区实践活动等。试验实践可在校园内试验实训、学校外试验实践产业基地等进行进行。
4.有关规定
院校统筹规划各种课程内容,重视理论研究一体化课堂教学;应联系实际,设立安全知识教育、企业社会责任、低碳环保、管理方法等层面的选修课、扩展课程内容或培训讲座(主题活动),并将相关內容融进课程课堂教学;将创业创新文化教育融进课程课堂教学和有关理论性课堂教学;独立设立别的特色课;机构进行德育活动、志愿者服务主题活动和别的社会实践活动。
5.课时分配
学校医学类专业总课时为2800课时,别的技术专业总课时为2500课时,每16-18课时换算1学分制。公共性理论课课时占总课时的25%。理论性课堂教学做到总课时的50%,在其中,非医学类专业顶岗实习总计時间为6个月,医学类专业顶岗实习总计時间为八个月。
(四)年生均学校外实践产业基地见习時间符合要求
院校依照“生产制造导向性、校企合作互动交流”的标准,依据职业职位工作能力规定,在公司专家团队下,制定遮盖本技术专业关键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规定的模块化设计见习实践与学习培训实施意见,确立各控制模块的课程目标、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产生分控制模块的训炼与考核指标;依据职业专业技能产生的本质规律性,科学研究区划见习实践环节,制定不一样环节见习实践教学工作计划,产生总体计划方案与环节方案有机结合,环节方案又相对性单独的见习实践管理体系,融入不一样层级、不一样环节、不一样学生就业要求的实践必须,提升 见习实践的目的性和针对性。2018 学年度学员学校外见习实践产业基地课时总产量为938000 人每日,累计学校外实践产业基地数量达136 个。
(五)公司订单信息学员所占占比逐渐提升
院校全力推动工学结合的人才的培养方式改革创新。推动订单信息塑造、工科更替、规模性实践、顶岗实习等多种多样教学方式,使工学结合围绕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自始至终。着重强调“校园内规模性实践”与“学校外顶岗实习”两一部分內容,并明确老师在工学结合中的岗位职责
表4 公司订单信息学员所占比例表
(六)年付款公司教师课酬持续提升
学校现阶段每一年聘请公司教师总数平稳提升,2017、2018、2019年度各自付款公司教师课酬10.2、20.5、30.五万元。院校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的师资队伍和课堂教学水准,进而合理确保了学校人才的培养的品质。
(七)公司出示的校园内实践活动教学器材值
院校积极融进本地经济发展经开区等经济发展产业园区,与诸多公司进行校企合作深层协作培育人才。2017年、2018年、2019年由公司向我院出示的校园内实践活动教学器材值各自为265.04万余元、668.98万余元、15465.21万余元。
本年度公司资金投入校园内实践活动教学器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