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岁月深深,柔情款款,他们,专注科研,让一大批带有天府印记的四川制造,闪耀科技舞台。
回顾百年成就,展现创新风采。12月23日, 由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共同举办的“创新者之夜·2021”—四川专利奖颁奖特别节目在云端播出。
节目公布了2020年度四川专利奖获奖项目65项,获奖专利涉及医疗、食品、建筑、电子科技、航天航空、民生生活等多个领域。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闪光时刻背后,有着怎样的曲折经历?获奖者代表在云端分享了研发的故事。
“用了25年,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自主品牌的核电发展之路”
专利:
基于177堆芯的能动加非能动核蒸汽供应系统及其核电站(第22届中国专利金奖)
讲述人: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中国核动力院项目总师刘昌文
项目简介:
使用177堆芯的新一代核电技术方案,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性好、自主化水平高、实施效果好等优点,它是支撑起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中国芯。这个有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方案,已然成为树立中国核电国际品牌与影响力最闪亮的中国名片。
研发故事:
我们要做100万千瓦的核电厂,国外都采用的157核燃料组件,他们在各方面专利布局,包括相配套的制造产业都做的比较成熟,我们必须突破他们的专利封锁。技术人员创造性提出将国际上普遍采用的157堆芯扩充为177堆芯,也就是将燃料组件扩展到177组。核反应堆的设计小改即是大动,这是从未有过先例的尝试,中核人用了25年,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自主品牌的核电发展之路。所有核电人都有一个梦想:让装有中国芯的核电站,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全人类使用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一项中国方案。
“用工匠精神,实现天与地的对话”
专利:
多通道ARINC429总线接口(2020年度四川专利奖三等奖)
讲述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声飞
专利简介:
该专利广泛运用于国家大型客机、军用运输机的电子设备间,类似于一个高速公路,将控制数据和信息在高速公路上稳定传输。
研发故事:
在设备研制过程中,在-55摄氏度的环境下,设备总线通信突然故障。重启设备后,故障又没有复现。为了保证设备的万无一失和可靠稳定,必须要在更严格的环境下,把这个故障复现出来,并解决它。于是,科研人员在-55摄氏度环境下,穿着专业防护设备,测量设备信号,终于在历时11213次实验后,把故障的原因找到。用60多天,成功解决。在科研中,类似的排故,有数百次。
“为第六代柔性显示面板,添加一抹绚丽的中国色彩”
专利:
掩膜板 套装掩膜板和蒸镀系统(2020年度四川专利奖一等奖)
讲述人:
成都京东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宇
专利简介:
这项专利已经完全运用在了成熟的显示生产线,许多知名的手机和电子设备都使用了这项技术。消费者拿起手机,屏幕上闪烁的每一个光点,都有来自这项专利的功劳。
研发故事:
曾经在信息面板领域,国产面板籍籍无名,如今,京东方代表中国面板走向全球。创新不是一蹴而就,贵在坚持,京东方始终秉持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不断研发突破。今天的成绩也是大量技术人员通过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堆积而成。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